巷云泽

qq2824549916

© 巷云泽 | Powered by LOFTER

中国哲人的大思路——辩证的人本主义(录入1)

中国哲人的大思路

          ——辩证的人本主义

马中著

(陕)新登字001号

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

(西安北大街131号)

伊川县印刷厂印刷

1993年8月第1版 1995年12月第2次印刷

印数2001-12000

ISBN 7-224-02880-0/B·50

上编总特征

 
宛若汪洋的中国哲学流派,是可以用简要的原则加以概括和把握的。《易·系辞》:“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这里的“同归”与“一致”之处,就是指中国哲学的总原则,或者说总特征。

《庄子·天下》、司马谈《论六家之要指》、《汉书·艺文志》、朱熹《伊洛渊源录》、黄宗羲《明儒学案》及其主编的《宋元学案》等,不仅考辨中国哲学之源流,而且阐发各派哲学的宗旨,都是前人研究中国哲学总特征的力作,值得重视。

用今人的眼光看,中国各派哲学的总特征可归为三个方面:从研究对象讲,它以“人”为中心、以社会为重点;从研究方法讲,它崇尚以整观(“合”)和谐(“和”)为特色的辩证法;从表述方式讲,它有非逻辑化倾向。

研究中国哲学这三大特征,是把握中西方哲学差异、辨章中国哲学流派乃至了解全部中国传统文化的总起点。

第一章  以“人”为中心

第一节  总思路:社会——自然——社会

中国哲学立足社会,而后及于自然;即使研究自然(“天”),也是为了更深刻地说明“人”。

这个总思路可以验证于全部的中国哲学史。

中国哲学的总源头是六经。六经包括:诗、书、易、礼、乐、春秋。其中,《诗经》无论是民歌部分还是“雅、颂”部分反映的都是现实的人际关系及社会生活;《书经》作为国务存档文件的选编,更是以社会人事问题为主题的;《易经》是占筮之书,用以推验人事吉凶;《礼经》纂集传统礼制,用于规范人们的行为;《乐经》论述音乐的功能,指导人们培养健康情绪,以促进社会和谐;《春秋》则是历史大事记汇编,是孔子为学生们选定、编纂的近代史教材。可见六经的基本内容是讨论社会管理及人生立身方面的问题。[1]其中大量的著作涉及文学艺术方面(诗、乐),这预示出中国哲学在研究方向及表述方式上的总精神。

[1]《周礼》中的《考工记》是战国时期形成的,不是源头性作品,但即使《考工记》也不是纯自然科学论著,其基本的出发点,仍然是社会管理。

 中国最早的哲学史论著《庄子·天下》篇指出:

“古之人其备乎!……其在于诗书礼乐者,邹鲁之士、缙绅先生多能明之。《诗》以道志。《书》以道事。《礼》以道行,《乐》以道和,《易》以道阴阳。《春秋》以道名分。其数散于天下而设于中国者,百家之学时或称而道之。”

 这里明确总结了六经的源头地位,概括了六经的基本内容及其对诸子百家学说的深刻影响。六经(秦汉之际归为五经)的社会精神与人事内容是可以另立一书详加讨论的,此处不再占用篇幅。

六经以后,出现了先秦诸子争鸣。先秦百家争鸣的焦点,并不在自然观与宇宙观上,而是在人生观、人性观、社会观、历史观、伦理观、价值观等方面,一句话,是围绕着“人”展开的。在中国古代,有的哲学家索性不研究自然,这就更谈不上提出宇宙观方面的理论了。

孔子是中国最早的大哲之一,但孔子基本不谈天道。在孔子那个时期,人们所说的“道”通常就是指“人道”,不包括天道,天道特称“天道”。孔子很重视阐发“道”范畴的人伦涵义。孔子的言论被汇集于《论语》中,这是我们今天研究孔子思想最可靠的依据。《论语》一书中,论“道”共有24处: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学而》)

“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学而》《里仁》)

“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学而》)

“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八佾yì》)

“朝闻道,夕死可矣。”(《里仁》)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同上)

“参乎!吾道一以贯之。”(同上)

“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同上)

“子谓南容:‘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公冶长》)

“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同上)

“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同上)

“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雍也》)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述而》)

“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秦伯》)

“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子罕》)

“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宪问》)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卫灵公》)

“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䘵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同上)

“道不同,不相为谋。”(同上)

“天下有道,则礼乐征罚自天子出。”(《季氏》)

“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同上)

“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阳货》)

“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子张》)

“上失其道,民散久矣。如得其情,则哀矜而勿喜。”(同上)


 “道”这个范畴是如此重要,以至于“朝闻道,夕死可矣”,但道的涵义,只包括人道,并不包括天道。孔子的一位学生说:“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论语·公治长》)。这就是说,孔子不但罕言天道,而且罕言抽象的人性,对形而上的思辨明显不感兴趣。今人不难发现,孔子的思想基本聚集在人生观、道德观、社会观、历史观的范围,面对西方哲人历来最感兴趣的宇宙观、自然观方面的问题,往往只有一种态度倾向,并无明确的见解。难怪正统的西方哲学家中会有人轻视孔子的哲学。然而,在西方产生了“哲学就是人学”的观念以后,西方的学者才吃惊地发现,原来中国哲人早就在这个领域孜孜不倦地耕耘,而由孔子所开源的儒家人文学派,早已形成了一个深深的思想的海洋。

道家是在古代社会与儒家并驱的又一个重要学派。道家的开创者是老子,集大成者是庄子。老庄哲学很重视谈天道,但他们所说的天道归根结底仍是人道。《老子》中的“天道”“天之道”共有7处:

“功成身退,天之道。”(第九章)

“天之道,不争而善胜。”(第七十三章)

“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第七十七章)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第七十九章)

“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第八十一章)

“知常容(知‘常’才能心地包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符合自然),天乃道,道乃久,殁身不殆。”(第十六章)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第四十七章)


 这里只有最后这个天道才是名副其实的“天道”,即日月星辰的运行规律,意谓不望窗外,能认识日用星辰的运行规律,但这个附带意义上的“天道”,仅此一见。除此之外,在《老子》一书中,天道完全是指理想化的人道,是人道的最高标准,是“圣人”处世和治理天下的最高依据。所以,只有抓住“人道”,才能理解老子的“天道”,也才能抓住全部道家之“道”的精神实质。

老庄哲学历来有玄学之称,老庄著作难读难解,而在魏晋以后,竟有越说越玄的倾向。其实,如果从人生态度入手考察、研究,则老庄著作的全部思路皆可洞明,甚至读来会有一种亲切感、温馨感。比如庄子思想的基点是:免祸全生,养性葆真,自我解脱。沿着这个基本思路,庄子广泛设喻,驰骋想象,发了许多精辟、机智、深刻、高超的议论,努力促成读者思想的超越和精神的解脱。在这个广骛八极的过程中,他阐发了西方传统哲学津津乐道的时空观、宇宙观、本体论等方方面面的问题。但这些方方面面的内容是庄学的终点而非起点。今天抛开庄学体系的实际起点和社会人生重心,突兀地从自然观、物质观、宇宙观、时空观入手探索庄子的思路,按照西方传统哲学的模式勉强替庄子构思编织了一个对号入座式的逻辑体系,使人无法准确全面地把握其思想脉络,那不是吃力不讨好吗?

在中国哲学的开创时期,没有人从世界是物质还是精神的这个问题上创立哲学体系。道家创立了中国最早的本体论体系,认为世界有本体,这就是“道”,但“道”究竟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连老子本人在内也未予回答。此后在两千余年中,竟没有一位哲人对正面回答出这个问题表示出兴趣。中国的哲学家们所感兴趣的研究对象,主要就是人与社会本身。中国哲学的核心是思考人生,其目的主要是教导人们如何做人,“甚至如何处事”。从逻辑起点上讲,各种思潮与学派都是研讨人道,即“立人之道”、处世之道、治国之道、忠恕仁义之道,乃至“长生久视之道”。

对各派哲学(主要是儒、道哲学)兼收并蓄的荀子一语道破了中国哲学中玄远之“道”的实质:

“道者,非天之道,非地之道,人之所以道也。”(《荀子·儒效》)


 《礼记·中庸》进一步强调了这层意思。该篇载:

“子曰: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


 宋代哲人张载总结了中国哲学发展史,认为中国哲学的任务就是: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张子语录》卷中)


 抓住这个总精神,也就抓住了中国哲学史上一切思潮、一切玄远乃至“怪迂”之说的总思路。

评论
热度 ( 1 )